【摘要】:普通法课程采用案例教学和过程性的实践教学,因此涵盖逻辑分析、问题解决、专业写作、法律检索及外语等法学专业能力的培养,可弥补目前法学实践教育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不足,也可成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部分。普通法课程的模块及形式较为灵活,内容有挑战性但可根据授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及学生反馈适时调整,并通过小组展示、问答、讨论、模拟法庭等方式帮助学生适应及学习。对我国高校普通法课程教学的调研及访...
2025年9月,叶海波教授和张佳浩同学所著《企业“五位一体”协同治理的理论解析》一文刊于《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7卷,第5期。[摘 要] 内控、法务、风控、审计和合规“五位一体”协同治理是当前企业管理体系建设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内控聚焦于流程控制标准化,确保企业活动有序推进,是企业乃至一切组织“正确做事”的基础。 法务运用法律手段实现“择法成事”。 风控权衡风险与收益保证“不做错事”,提供各自语...
中心向凡助理教授(独立作者)撰写的学术论文《Mission impossible? An empirical study on bail likelihood and court considerations in Hong Kong und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发表于《Asia Pacific Law Review》。该刊为SSCI一区刊物,系深圳大学校定权威刊物。 ABSTRACT :The bail provision in Article 42(2) of Hong Kong’s National Security Law (NSL) is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spects of thi...
叶海波 相梦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廉洁教育协同机制的路径优化,《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6月23日于网络首发。[摘 要] 青年群体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其廉洁价值观的塑造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廉洁治理的成效。粤港澳三地高度重视青年廉洁教育,并依托各自体制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洁教育模式。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之前,三地青年廉洁教育合作主要以零散、偶发性合作为主;其后....
邹平学、冯泽华:提升澳门特区政府治理能力的法治思考,《“一国两制”法治研究》湾区法治 | 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论丛 纪念回归二十五周年创刊号。摘 要:澳门基本法颁布三十余年,付诸实施已二十五年。尽管“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目标定位来看,澳门特区政府治理能力和效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可从“双循环”发展格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三个维度论...
邹平学: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的研究现状述评,《“一国两制”研究》第1期。摘 要:官方2014年首次在《白皮书》中提出中央全面管治权的概念,学界对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从中央全面管治权的含义、多维度研究全面管治权的权力内容、权力主体、权力依据、法律基础、中央监督权的性质与规范、监督权的内涵与外延、监督权的实践、全面管治权实践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奉献了诸多成果。有关成果来源及学科多元,论题丰富,观点....
朱孔武: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宪制韧性,《港澳研究》2025年第2期。摘 要: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依托《基本法》提供的宪制保障,第109条确立的“适当经济与法律环境”义务通过规范框架的灵活性与制度创新,展现出显著的宪制韧性。这一韧性在金融危机中稳固市场根基,在金融科技领域支撑监管试验的合法性,在绿色金融中保障标准制定的正当性,并通过区域协同优化全球竞争力。第 109 条的开放性规范赋予香港动态适应技术颠...
奚俊坚 田飞龙 底高扬 程显越 沈本秋:国家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香港角色探析,《港澳研究》2025年第1期。摘 要: 涉外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特区涉外法治是“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和国家涉外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涉外法治体系总体上与其地位相符并较为完善,形成了自身突出的法治优势,也成为香港助力国家涉外法治建设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香港凭借其独特优势在国家涉外立法、...
黎沛文:论“一国两制”下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香港实践,《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要从“全面”和“整体”的角度思考把握安全问题,同时要处理好局部安全和整体安全的关系。“一国两制”下,香港地区的国家安全是我国整体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健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并使其与国家层面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形成有效衔接,整个国家安全体系才能形成完整闭环。《香港....
叶海波 相梦垚: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展望,《质量与认证》,2024年第3期。摘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了诸多担忧,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路径。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软法和硬法共处、多主体协同共治、分类施策的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场景应用融合创新,国际协同共治发展,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建设将会呈现出四个主要趋势,即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更加紧密,人工智能标准...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